很多人都不知道的哈密瓜原產地的故事


哈密瓜的原產地的故事,有很多人都不知道哈密瓜到底是從何而來的,傳說「哈密瓜」一名出自康熙大帝的金口玉言,康熙三十七年哈密瓜這個名字就出現了,據說在當時這是只有皇家貴族才可以吃到的一種水果呢。




哈密瓜與康熙

清廷派理藩院郎中布爾賽來哈密編旗入藉,哈密一世回王額貝都拉熱情款待,多次品嘗哈密甜瓜,布爾賽對清脆香甜、風味獨特的哈密甜瓜大加zan賞,建議額貝都拉把哈密甜瓜作為貢品向朝廷貢獻,是年冬,額貝都拉入京朝覲,在元旦的朝宴上,康熙大帝和群臣們品嘗了這甜如蜜,脆似梨、香味濃郁的「神物」之後,個個zan不絕口,但都不知「神物」從何而來,康熙大帝問屬臣,均不知叫何名,初次入朝的哈密回王額貝都拉跪下答到:這是哈密臣民所貢,特獻給皇帝、皇后和眾大臣享用,以表臣子的一片心意。康熙大帝聽後思忖,這麼好的瓜,應該有一個既響亮,又好聽的名字,它既產之哈密,又貢之哈密,何不就叫「哈密瓜」呢,康熙言畢,群臣雀躍,齊呼萬歲聖明。從此哈密瓜名揚四海。



哈密瓜與茅盾

民國28年(1939年),著名作家茅盾先生到新疆工作,路經哈密,住在招待所里(即堯樂博斯大樓)。他在回憶錄《新疆風雨》中寫道:只見阿桑(茅盾的兒子),抱着一個橄攬球那樣的東西走上樓來,這球綠中帶黃,上面佈滿了灰色網紋。德祉(茅盾夫人)借來了刀子,當時剖開,是綠色的瓤,足有兩寸厚。「啊喲!」德祉叫起來:「是只生瓜!」阿桑已經抓起一塊,咬了一口,叫道:「好吃,像生梨。」果然,這哈密瓜像生梨那樣生脆,但又甜得醇厚,還有一種異香,梨是不能同它相比的,與蘭州的「醉瓜」也截然不同。大家一面吃,一面讚不絕口。這才想起問阿桑,這瓜是從哪裏弄來的。「就在門外的地攤上買的,只是一千兩新疆票,摺合法幣是兩角五分錢。」大家又驚嘆瓜價的便宜,等於蘭州的半擔黃河水。


原產地

清朝初期,新疆的大部分地方都在東察合台汗國的統治之下,哈密當然也不例外了。到了1678年,蒙古的另一部準噶爾擊敗了東察合台汗國,建立了準噶爾汗國,哈密也隨之落入準噶爾汗國的統治。準噶爾汗噶爾丹與清廷為敵,經常騷擾清朝邊境。康熙皇帝決定對準噶爾進行征討,準噶爾怎麼能是清廷的對手呢?開戰不久,噶爾丹大敗,哈密的維吾爾頭領額貝都拉首先脫離準噶爾的統治,歸順清王朝,還主動擒獲噶爾丹之子及其部屬,招降噶爾丹的侄兒和女兒,康熙皇帝認為額貝都拉顧大局,識大體,誠心歸順,維護祖國統一,功績卓著,於1697年10月,仿蒙古例,將哈密維吾爾編為蒙古鑲紅旗回部,封額貝都拉為一等札薩克,仍號達爾汗,頒印賜纛。次年初,理藩院郎中布爾賽來哈密編設旗隊時,品嘗了額貝都拉收藏的哈密甜瓜加格達,認為哈密甜瓜香甜清脆,風味獨特,如果作為貢品,敬獻皇上,一定會博得皇上的欣賞。誰知說者無意,聽者有心,額貝都拉立即部署屬下,劃撥貢瓜地,挑選種瓜能手,選擇當時哈密瓜農培育的耐貯存耐遠運也就是布爾賽品嘗過的甜瓜品種加格達種植,作為貢品,精心培育。

评论